学校主页

学科简介

电气工程学科始于1950年“矿山电机”专业,1953年开始培养硕士生,1981年“矿山电气与自动化”为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获评江苏省重点学科,同年获准设立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1年“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获一级学科博士点;是国家“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学科;获评“十三五”、“十四五”江苏省重点一级学科,其中“十三五”考核为优秀。

学科拥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技部新能源电动车技术与装备中东欧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江苏省煤矿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实验室、江苏省电力传动与自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润泽)智能供配电与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科现有教师73人,其中教授20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千人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人才称号50余人次,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共建“矿山大型机电装备可靠性”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长期以来,学科立足于矿山能源科技进步,围绕矿山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已形成四个具有特色与优势的稳定研究方向。

1.大功率电力传动及其控制。主要致力于大功率电机控制、电力电子变流及其在矿井特种环境下的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0余项,持续为国内矿山电气传动领域提供安全、高效、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推动我国矿山电气传动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供电安全及智能配电网。主要致力于矿井特殊条件下安全供用电的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做出突出贡献,近年来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0余项,并拓展到矿山智能配电网、轨道交通供电等领域。

3.新能源发电与电动车驱动。主要致力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海浪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技术研究和电动车无稀土驱动、储能等研究工作,获得江苏省一等奖、江苏省二等奖、教育部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2项。

4.矿山电器与无线电能传输。主要致力于矿井特殊环境下的电器理论研究与装备开发、无线电能传输理论与充电、电池建模与管理等研究。在矿井漏电保护、轨道交通杂散电流治理等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

学科在矿山电气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在智能电网、交通电气化和新能源发电等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声誉逐步提升。学科教师先后承担国际合作项目22项,4名教师受邀担任IEEE和IET国际期刊编委。2019年,成为中澳两国政府批准的“中-澳近海风能海浪能研究中心”主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