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校主页

新闻动态

我院组织师生收看“第17届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反响热烈

作者:电气工程学院浏览:时间:2025-07-27

院党委副书记李志峰同在校学生在学院B107会议室集中收看

分散收看学习

7月26日晚,“世界因你而美丽——第17届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通过凤凰卫视中文台、香港台、欧洲台、美洲台等平台全球同步播出。我院杰出校友、被誉为“亚洲电动车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荣膺本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学院组织全院师生以集中收看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并在收看典礼后展开热烈讨论,畅谈感悟。

盛典现场,陈清泉院士发表深情感言。他感念祖国恩情与母校培养,并掷地有声地表示将“老当益壮,快马加鞭”,继续推动电动汽车革命向智能化、网联化纵深发展,最终构建智能交通、智能城市乃至智能社会。他前瞻性地描绘了电动汽车作为人类“第三空间”的广阔前景,其“为全人类造福、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赤子情怀与使命担当,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和屏幕前的每一位师生。当看到我院首届“陈清泉班”2023级本科生吴书娴与院士在台上温情对话,聆听院士对母校人才培养的殷切关注与学子以院士为楷模的坚定誓言时,收看盛典的师生们倍感荣耀和亲切。

学院师生怀着激动与自豪的心情收看了典礼盛况。无论是集中收看会场,还是分散在实验室、办公室与家中的师生,无不被陈清泉院士的卓越成就与家国情怀所感染。

电力电子与电机系党支部书记田里思教授表示,陈清泉院士持续投身电动汽车与智能能源科技创新,以卓越的科研成果践行着科技报国的初心。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当以陈院士为榜样,潜心教学科研,努力为祖国培养更多勇于创新、勇担使命的青年科技人才。

电气化低碳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永磊副教授表示,陈清泉院士始终秉持科技报国的初心使命,以丰硕的科研成果服务国家新能源事业发展。同时,他感恩祖国,关注母校发展,勉励青年学子投身科技创新。他的事迹与精神激励我们牢记教书育人使命,持续推进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努力培养更多具有时代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首届“陈清泉班”执行班主任王路伽副教授表示,陈清泉院士荣获大奖,是对他在电动汽车与能源革命领域全球贡献的充分肯定。作为电气工程领域的一名高校教师,深感振奋与责任,更加激励我们将科技报国精神深度融入教学科研实践,并引导学生特别是“陈清泉班”的同学们通过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投身能源创新,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科研研究生办公室董雨老师表示,收看盛典中陈清泉院士的事迹,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陈清泉院士的感人事迹就像一座灯塔,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努力奋斗,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去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

研究生辅导员张可表示,陈清泉院士荣膺大奖,是对其卓越成就与毕生奉献的崇高认可,更鼓舞了全体电气工程科研人。作为辅导员,深受触动,将以陈院士为楷模,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激励他们为祖国电气事业贡献力量。2023级辅导员夏凡表示,见证陈清泉院士荣膺大奖,深感自豪。陈院士毕生耕耘电动汽车与能源领域,成就卓著,家国情怀深厚。作为辅导员,深受激励,定以陈院士为楷模,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之志,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让青春在祖国需要处绽放光彩。

电气工程专业2024级硕士生徐雯表示,陈清泉院士在电动汽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作为一名电气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将以陈院士为榜样,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将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点滴力量。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2级本科生尹均维表示,看到这位年近九旬的长辈依然奋斗在新能源汽车的前线,深受鼓舞,希望以陈院士为榜样,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提升能力,尽己所能为祖国的电气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4级本科生蔡长青表示,陈清泉院士的获奖感言,让我深刻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青年人更应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在各自领域深耕细作;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在创新路上勇攀高峰。

作为受到陈清泉院士亲自关怀并以其名字命名的荣誉集体,“陈清泉班”的学子们收看盛典时更是心潮澎湃。大家纷纷表示,入选“陈清泉班”是荣耀更是责任,定将以陈院士为人生楷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锤炼过硬本领,矢志为祖国新能源科技事业贡献青春智慧。现场参加典礼的吴书娴同学表示,定当以陈院士为楷模,将他的谆谆教诲铭记于心,在矿大电气学院的宝贵时光里,夯实专业基础,锤炼创新能力,始终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业,将青春的智慧与热忱投入到祖国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事业中去。

此次陈清泉院士荣膺“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不仅是对其个人卓越成就的褒奖,也是对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人才培养理念的极大肯定。自2024年5月学院首创“陈清泉班”以来,这一改革试验田正在培养着一批批优秀学子,成为学院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的闪亮名片。学院将持续以陈清泉院士的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为引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陈清泉班”的育人机制,着力培养更多兼具深厚家国情怀、卓越学术创造力与国际视野的新能源领域未来领军者,为中国式现代化能源事业注入蓬勃力量。


新闻来源:夏凡

摄影:电气工程学院

编辑:董凯

一审:董凯

二审:李志峰

三审:王森